当前位置:继续教育网 > 行业资讯
图书编辑的继续教育模式
时间:2014-12-26 10:11:59 阅读:100次

    1.“订单式”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学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工作的需要签订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去用人单位进行工作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就业着想,针对社会发展,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而采取的用人模式,它主要是利用学校和传媒企业共同的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特定的应用能力和素质为核心,这样可以把课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既能够让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又可以让实践得到理论的指导。我们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培养计划,例如网络出版、多媒体出版技术、网页设计与网络管理、数字化装帧设计、书业电子商务、三维动画与排版等应用能力和技能的人才培养。网络专题制作一般是由网络新闻编辑单人完成,从策划到采访,到文字编辑,到页面展现,再到网络发布,都需独自承担,因此,网络新闻编辑必须是一专多能的通才,不仅要有对文字的熟练掌控力,也需要至少具备对图片、图表、声音、动画和视频的初级处理能力。总之,凡是网络编辑可能需要具备的知识,都需要熟练掌握,虽然有技术部可以承担大部分的工作,遇到一些小问题,自己动手解决比等待别人帮你解决,效率要高得多。.在制作重大专题时,网络新闻编辑可以得到程序员、美工、网页设计的配合,但为了达到自己心中最理想的效果,新闻编辑仍需要掌握多媒体技术能力,以方便与协作的同事进行交流,以完美的呈现出自己需要的专题效果。就像电影导演要拍出自己想要的场面,也要熟知摄影、灯光和布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表达自己的拍摄意图。
  2.“3 1” 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根据实际,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特长来指导学生进行对口专业的上岗实习、作学成完的设计或论文。“3 1”模式中的“3”与“1”这个数字并不是完全的时间概念。它的真正意义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人才培训模式。它是让学生学成前就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一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更适合于培养口径宽泛的“通才”或编辑出版学科研究型人才。在这个培养模式中,对于整个编辑从业的帮助很大,因为至少在选择性和理论上都显得比较的对口,对于编辑将来的独立能力都是一种较好的培养。
  3.建立实习基地的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这样更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在传媒企业从事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更适合于传媒企业或实体作为相对稳定实习基地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对于人才的集聚,给予了很多学生实践的机会和互相学习的可能。但是其缺点在于没有能够培养出通才,所以也就导致了一些不太专业的可能性。所以这些模式,无论哪一种,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实施,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困境。

0
责任编辑:某某某